我校牵头成立海西环境与能源光催化协同创新中心
日期:2012-10-08 阅读次数: 作者: 来源:

    9月28日下午,由我校牵头成立的海西环境与能源光催化协同创新中心在图书馆博学厅举行成立揭牌仪式,陈桦副省长出席成立仪式,省政府李强副秘书长、教育厅鞠维强厅长、省发改委高技术处黄建勇处长、教育厅科技处陈明庆处长、省科技厅发展计划处吴颖调研员、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程院舒兴田院士、中科院福建物构所所长科学院洪茂椿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工程院谭天伟院士、中科院化学所赵进才院士等中心部分工程技术委员会、管委会委员以及我校全体校领导出席了大会。陈桦副省长和总装备部科技委曹保榆将军、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舒兴田院士、我校校长付贤智院士共同为中心揭牌。成立仪式由校党委陈永正书记主持。 

    我校学院王绪绪院长介绍了中心组建培育情况,校党委陈永正书记在会上宣读了中心工程技术委员会组成名单,以及中心主任和副主任组成名单等,校长付贤智院士向中心部分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中心协同单位代表南京大学校长助理李成教授和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材料学部副主任、协同中心工程技术委员会主任舒兴田院士分别发表讲话,对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希望今后各单位加强协同合作,促进科技协同创新。

    据悉这是我省首家揭牌的协同创新中心,在体制机制改革上,打破了高校与外界创新力量间的壁垒,汇聚了学院、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清源科技有限公司、漳州万利达光催化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力量,在光催化环保和能源技术领域,以全方位的协同为原则,逐步推进在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合作、创新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出一条能有效实现校校、校所、校企的协同创新发展新模式,实现了创新要素和资源要素的深度融合。

    成立后的中心拥有一支由3位院士、2支教育部创新团队、8名长江学者和杰出青年组成的创新研究队伍。硬件设备上,还配备了可供自主使用的近2亿元专用仪器设备、3.5万平方米科研用房和5万平方米工程化用房,构建了光催化基础研究、环境技术、能源技术和产业技术四个研究平台,并根据以上四个研究方向,优化配置由若干首席科学家领导的PI研究团队,服务于海西区域科技创新。

   今后中心将围绕环保和新能源应用技术开发进行协同科技创新,培育若干个先进环保和新能源光催化产业的领军企业,发展光催化高技术新兴产业集群,并显著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使海西经济区光催化产业成为全国光催化产业的示范区,为海西区域建立和发展若干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先进环保技术,特别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深度净化技术,提升环境污染治理水平,显著改善海西区域生态与环境质量,为海西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推动国家海西区域环保和新能源技术开发与产业发展,加强海西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校宣传部 许晓凤 )

陈桦副省长、曹保榆将军、舒兴田院士、付贤智校长共同为中心揭牌  记者 李连富

揭牌仪式现场  记者 王忆希

中心各协同单位举行签约仪式  记者 李连富

校长付贤智院士向中心部分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记者 王忆希

陈永正书记主持整个揭牌仪式  记者 李连富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舒兴田院士讲话  记者 李连富  摄

南京大学校长助理李成教授讲话  记者 李连富

陈桦副省长出席了揭牌仪式  记者 李连富

揭牌仪式现场  记者  王忆希

揭牌仪式前,付贤智校长与陈桦副省长进行亲切交谈  记者 李连富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