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bet57365游戏大厅质量文化建设 ——制药工程专业质量文化建设概述
日期:2023-04-10 阅读次数: 作者: 来源:

学院制药工程专业设立于2001年,依托化学、化工两个优势学科,整合全校药学师资,至今已连续招收22届超过800名学生,入选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制药工程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国家和区域新兴医药产业发展需求,基于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研究与工程实践并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制药工业发展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

经过二十多年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制药工程现已成为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新兴专业。首先体现在理工药结合,推进新工科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所依托化学学科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化工是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化学科学与工程学科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药物化学与制药工程列入其四大发展方向之一。所依托的药学是省级重点学科,拥有药物化学二级博士点、药学一级硕士点和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点。制药工程专业2016年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其次,制药工程专业双创师资雄厚,科教融合、成绩斐然。专业负责人、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剑东教授带领本专业教授全员投入本科教学。现有全职教师20人,其中博士学位19人、正高7人、副高12人、留学经历15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人、全国创新创业优秀导师3人、省级创新领军人才1人。科产教深度融合,获得多项双创成果和奖励。

一、制药工程专业深化专业综合改革的举措和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基于产出导向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成效显著。

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新兴医药产业发展趋势,以专业认证和新工科建设为抓手,结合专业国家标准、工程认证通用标准及制药专业补充标准、卓越工程师计划2.0等文件要求,积极开展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基于产出导向理念,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提出了制药工程“323”培养模式,制定“厚基础、强创新、重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方案。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显著,连续获省级教改项目资助,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本专业的改革实践作为组成部分,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强化一流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成绩喜人。

根据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及2019年学校修订的24管理文件,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全面完善达成评价制度。对照认证标准,合理分解毕业要求指标点,优化课程支撑矩阵,明确每门课程的课程目标与达成评价。基于产出导向,加强一流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改革创新,切实提升教学质量。近3年共获2门国家级和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省级一流课程,成绩突出。

3)充分利用学科资源,建成交叉融合的实践平台,效果凸显。

在国家级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基础上,争取到600多万的中央财政专项经费和福建省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经费支持,建设了工程型专业实验平台(覆盖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和制剂工程)和虚拟仿真实习平台,构建了跨学科交叉理工融合的制药工程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新平台,为人才培养创造了优良条件

4)科产教深度融合,提升本科生创新创业和工程实践能力,成效突出。

通过校企合作、产学融合,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一是与福建省医药工业设计院长期合作开展制药工程设计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二是与海王制药、丽珠制药等名企共建生产实践基地;同时,强化工程型实验、仿真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本科生的制药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显著提升,在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中屡获佳绩。通过绩效导向等制度激励,以双创为引领,将学科优势和教师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成效显著。近3年,获得各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银奖、各级大学生双创训练项目资助36项(学生参与率超过95%),作为主要作者发表23SCI/EI学术论文。3名专业教师获全国创新创业优秀导师奖。

二、制药工程专业加强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主要举措及成效如下。

1)多举措提升专业教师的四种能力。

通过导师制辅导青年教师教学过关;支持教师参加教学研讨会、行业交流会;鼓励教师开展产学合作;鼓励教师出国访学。近5年,有6人次赴国外进行教学和科研交流。有效提升师德践行、教学实践、综合育人和自主发展能力。

2)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与行业企业联络机制,聘请了一批企业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过程的指导和毕业生评价。

3)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实现教学研讨制度化。

建立系级教学研讨会定期制度和教师互相听课制度,坚持每学期开展3次以上专业教学研讨会,进行教学示范课等教学研讨,传承优秀教学经验。设立3个课程组,课程组内定期进行教学研讨、教学反思。

4)建立有效机制,促进教学改革。

通过优化绩效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开展教改研究。本专业老师共承担国家级省级各类教改项目共16项,发表教改论文8篇,主编教材3部。

目前,本专业已建成一支教学和科研能力强、注重立德树人的教学科研团队,其中95%具有高级职称,75%具有留学经历,3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名省级创新领军人才、3名全国创新创业优秀导师、1人获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4人获校教学优秀奖。

三、制药工程专业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如下。

1)强化组织与制度建设,制度完备,执行规范。

强化校、院、系三级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职责,成立院教学指导委员会、院教学督导组、学生信息员、毕业生校外评价工作组等教学质量监督组织,制定了系统的质量管理办法。建立全面的持续改进的质量监控体系,完善质量评估系统,从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教学管理、学生学习等四个方面开展常规监控和专项自查。迄今未出现重大师德师风失范和教学事故,专业内涵建设持续加强。

2)加强质量标准建设,建立课程档案,课程质量立体监控。

根据培养目标,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以质量标准为依据,开展“三方(教学督导组、同行、学生)监督-全程检查-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反馈提升”的质量督查。建立课程档案,保证教学活动有案可查。2022届毕业生的毕业要求达成评价表明质量监控体系成效显著。

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和校外评价机制,定期修订培养方案。

根据行业专家、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经系院校三级教指委审议,按照专业国家标准和工程认证标准,修订2022级培养方案,并根据学校修订的管理文件以及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又进行补充完善,进一步凸显立德树人成效。

四、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跟踪调查结果和外部评价。

建立相关机制,将毕业生跟踪、用人单位调查、专家评价等内外部评价结果用于指导专业建设的持续改进。通过分别向2012-2020届毕业生、用人单位和认证专家发放《毕业生职业发展调查表》、《用人单位对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生评价调查表》、《制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达成评价调查表》等调查问卷,对本专业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122%的学生选择在制药类相关专业继续深造学习,68%的毕业生在制药行业从事生产、研发、设计、项目管理工作。从事工作的专业对口率达到90%,显示了学生的较高专业认同度,也表明制药类企业对本专业毕业生素质和能力的高度认可。

2)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高,普遍反映本专业毕业生工作踏实肯干、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强、团队协作精神好、岗位适应能力较强、综合素质高。认证专家对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表示认可,认为本专业的就业竞争力较高。

32012-2015届学生(毕业5年及以上的学生)大部分(79%)已成长为各自企业的骨干人员或中高层领导,少部分毕业生自主创业事业有成,较好地反映了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

总之,内外部评价表明,本专业培养的高素质复合型制药工程人才,能够适应现代医药行业需求,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

五、下一步推进制药工程专业建设和改革的主要思路及举措。

1)深化制药工程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建设一流本科专业。

根据学院的办学定位和新工科建设理念,结合新兴制药产业发展需求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需求,进一步完善本专业提出的制药工程新工科“323”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培养方案、培养条件和教学内容。汇聚各种要素资源,夯实制药工程学生的化学化工药学三类学科基础;培养创新和工程实践两种核心能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团队精神和创业意识等三种自我发展素质,突出专业特色与优势。在化学科学与工程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中推进制药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2)继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一流课程建设以及课程思政建设,提高立德树人水平。

引进、培育教学名师,多举措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立德树人教育水平。完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药物化学》建设,力争《制药工艺学》等四门省级一流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课程思政类、创新融合类课程,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育人作用。

3)深化科产教融合,促进科研与产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

深化学科交叉、科产教深度融合,加强与东富龙集团、福建仙芝楼等国内龙头企业的合作。发挥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国重平台和高新企业集聚优势,完善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促进科研与产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工程实践教育更上新台阶。

4)结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深入开展基于产出导向的专业建设。

按照《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等文件要求,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认证理念为核心,深入开展专业综合改革。一是建立有效的课程达成评价与反馈机制,通过教学督导、同行评价、学生评教、课程教学研讨等方式,持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二是完善毕业生跟踪和反馈机制,加强与医药产业界的联系,完善培养目标达成外部评价制度。三是继续完善各方面条件建设,建立基于产出的专业质量文化,持续推进专业建设。

                                               


系教学研讨会

(陈宪)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