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贤智院士
付贤智,男,1957年7月生于福建邵武。1978至1991年在北京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学习,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留校从事博士后研究,1993年赴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作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引进到学院工作。现任学院校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光催化研究所所长、国家环境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并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福建省科协副主席、解放军总装备部防化技术专业组副组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学术兼职。
近十几年来付贤智教授针对光催化过程量子效率低和太阳能利用率低(只能利用紫外光)这两个重大难题极大地制约了光催化技术实际的科技应用问题,在光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光催化反应机理、光催化反应动力学和光催化反应器设计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研制出一系列新型、高效、可见光诱导的光催化剂,开发出提高光催化过程效率的多种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置。承担并完成了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解决了光催化技术产业化实施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并将光催化技术应用成功地拓展到环保、建材、军工、电力等领域,研制开发了多项光催化产品及其工业生产技术并实现了产业化,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我国光催化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近年来,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一批与军队、企业合作的应用研究项目,取得了丰硕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成果:
申请专利 33项(其中发明专利 26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已获授权 21项。
在《J. Am. Chem. Soc.》、《Adv. Mater.》、《J. Catal.》、《Appl. Catal. B: Environ.》、《J. Phys. Chem. B》、《Environ. Sci. Technol.》、《Langmuir》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研究论文 165篇,其中被SCI收录151篇、被EI收录97篇,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学者的关注,论文被SCI检索他人引用920多次,多次应邀为国外专著撰写光催化研究综述文章,并应邀为《J. Am. Chem. Soc.》、《J. Catal.》、《J. Phys. Chem. B》、《Appl. Catal. B: Environ.》、《Environ. Sci. Technol.》等18家重要国际学术刊物审稿。
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
1998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2001年被授予全国师德标兵
2003年获全国留学人员成就奖
2005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
2007年当选中共17大代表
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